近日,来自马格尼托哥尔斯克的代表团访问了俄罗斯乌拉尔国立师范大学(文中误作“车里俄罗斯乌拉尔国立师范大学”),就“教育专业素养”项目的实施经验开展交流学习。
在工作会谈中,大学领导与代表团成员围绕该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代表团成员阵容多元,包括莫斯科国立鲍曼技术大学教育副校长伊尔达尔·阿布杜韦利耶夫(原文译名不一致)、多所大学的研究所所长与系主任、马格尼托哥尔斯克市教育管理部门代表,以及多家教育合作机构的负责人。
会议开幕式由南乌拉尔国立师范大学(原文误作“俄罗斯乌拉尔国立师范大学”,应统一)校长亚历山大·库兹涅佐夫主持。他回顾了“教育专业素养”项目的设立背景与发展历程,并指出:“项目的核心目标在于缓解本地区教育机构的人员短缺问题。为此,我们不仅需要调整现有的教育计划,还要解决一系列实际问题。”他进一步解释道:“具体而言,要增强大学教育的实践导向,从而提升未来教师的培养质量与实际适应能力。同时,也要加强与中小学等教育机构的合作,提高高年级学生毕业后留任任教的意愿。”
这一系列做法引起了马格尼托哥尔斯克代表团的浓厚兴趣。莫斯科国立鲍曼技术大学教育副校长伊尔达尔·阿布杜韦利耶夫表示:“我们在技术类专业的‘专业素养’项目中已有与中等职业教育机构合作的经验。但今年我们刚刚启动‘教育专业素养’项目,因此对项目从制度设计到具体执行的各个环节都非常关注,希望借鉴贵校的成熟做法。”
随后,南乌拉尔国立师范大学副校长叶夫根尼·西奇金斯基(原文译名有误)向与会代表作了专题报告。他指出:“当前我们处在一个关键节点,正站在一个具有广阔前景的大型项目起点。虽然我们首次尝试在‘专业精神’系统中构建涵盖心理与教育方向的教学集群未能成功,但这一项目潜力巨大。通过多方协作,我们有信心将其发展壮大。”
接下来,南乌拉尔国立师范大学参与“教育专业素养”项目开发的教师和工作人员分享了项目具体内容。他们介绍了如何强化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列举了在实践培训中采用的新形式与新方法,并以“数学·信息学”专业为例,阐述了大学如何根据基础教育机构的需求调整教学实践安排和组织模式。
此外,项目合作雇主代表也分享了高校与中小学的合作经验。学术中学第95号校长维罗妮卡·穆什卡里娜和第121号校长娜塔莉亚·辛尼琴娜分别发言,介绍了他们在实践中如何指导学生、帮助其顺利实现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
在最后的自由讨论环节,双方就代表团提出的具体问题进行了务实交流,并初步规划了两所大学未来在教师培养与课程共建等方面的合作方向。